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0-06-18    来源: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9〕46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农业农村生产需要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动农机装备提档升级,农机化转型升级,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装备支撑。

  (二)发展目标。202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55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开展设施农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林果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先行示范区建设。到2025年,农机装备基本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大型智能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水稻种植机械、高效植保机械、农产品加工成套装备等高效智能装备快速发展,农机装备结构更加合理;农机作业条件明显改善,覆盖全程全面机械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农机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进入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时期。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其中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设施农业、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60%左右。

  二、重点任务

  (三)培育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增长极”

  1.着力补齐农机装备制造业“短板”。支持徐工集团、凯尔机械等企业拓展大中型农机装备和新型耕作机械产业链,以大功率拖拉机、大型深耕深翻机械等高端短板装备为重点,开展原始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品牌的农机装备产品,打响“徐工”农机品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市农业农村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其余为配合单位,下同)

  2.打造农机装备产业集聚区。支持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省级开发区招引农机500强企业在我市建设总部基地、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建立农机装备产业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对引入本市的农机装备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3.提升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支持农机装备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加强合作,聚焦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开展农机装备重大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攻关。支持节水灌溉机组、智能化泵站、肥水一体化装备等新产品研发,实现新型高效节能大马力用转向驱动桥、变速箱、电控液压元器件、湿式离合器、专用传感器等核心技术突破及零部件制造,促进工程机械零部件向农业机械领域拓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市农业农村局)

  4.补齐特色主导产业“无机可用”短板。支持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资、研发、生产小型农业机械,鼓励本地“土专家”“小能人”“巧工匠”开展发明创造,跟进农业主导产业机械化需求,研发生产“专、精、特、新”小型农机具,破解“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难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四)全面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5.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按照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指标,着力固强补短,重点提升水稻机插秧、小麦机播、粮食烘干、高效植保机械化水平,加快玉米籽粒直收机械化步伐,研究套作玉米、青储玉米种植模式和农艺,配套解决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方案,2020年以县级为单位全部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6.扎实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县域内种植规模达1万亩以上的花生、油菜、马铃薯、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按照“一业一机”的要求,优选种植品种和农艺模式、优配作业机具、优化技术路线,推进良种、良法、良地、良机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生产。每年新增1-2个全国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到2025年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7.加快绿色环保农机化技术与装备应用。继续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土壤机械化深松作业,有序推进土壤机械化深翻作业;大力推广精准施药、高效施肥等高地隙自走式喷杆植保撒肥机、侧深施肥水稻插秧机等绿色农机技术与装备;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处理技术与装备的应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五)加快跟进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

  8.加快构建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生产体系。依托我市农业“483”产业体系、上海蔬菜外延基地、丰县果业振兴、根茎类作物连片种植等体系、资源优势,各地选择1个主导产业、2个特色产业、N个种、养、加等产业,因地制宜、差异化推进特色产业农机化科技示范先行区、示范基地、示范点建设,着力构建“1+2+N”特色产业机械化推进体系,以点串带,以带扩面,辐射带动全市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9.积极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依托区域产业布局,黄河故道、大沙河等产业带重点打造林果业机械化先行区;大蒜主产区重点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科技示范区;微山湖、骆马湖等水域重点开展水产养殖技术与装备集成试验示范;丘陵蔬菜产区重点建设设施农业“机器换人”科技示范区;优质水稻主产区重点打造稻米全产业链机械化示范区;畜禽养殖主产区重点建设养殖机械化示范区。(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10.跟进配套特色产业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与装备。茄果类、茎叶类等设施蔬菜重点配套耕整地、起垄、覆膜、精量播种(移栽)、高效植保、肥水一体化(节水灌溉)、收获、净菜加工、尾菜处理、绿色烘干及环境控制等环节农机化技术与装备;大蒜、洋葱、牛蒡、山药、萝卜(胡萝卜)等根茎类作物重点攻克种植、收获环节机械化;林果业重点配套移栽、土壤调节(追肥)、修剪、植保、收获、搬运、分级、枝条处理等环节农机化技术与装备;水产养殖业重点在自动饲喂、水质调控、捕捞、分捡和尾水处理等环节配套集成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11.加快推进畜禽养殖业机械化。以生猪、蛋鸡、肉鸡、奶牛、肉牛、肉羊等养殖为主要对象,推进养殖工艺、设施装备集成配套。提高饲草料生产与加工、投喂、环境控制等环节机械化水平,加快解决疫病防控、畜产品采集加工、粪污收集处理与利用等薄弱环节机械装备应用难题,建设一批率先基本实现养殖全程机械化的规模化养殖场和示范基地。(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六)切实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能力

  12.加大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推广。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农机推广人员与农机生产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合作,支持农机生产企业、科研教学单位、农机服务组织等广泛参与技术推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田间日”等体验式、参与式推广新方式,召开农机技术现场会、新机具演示会,切实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效果。(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13.大力开展农机志愿者服务。依托农机科技推广志愿者队伍,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擦亮徐州农机技术推广服务“金字招牌”。(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七)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

  14.着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主体。以开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创建为抓手,加快培育、规范各类农机服务组织,重点发展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作业专业服务公司,大力推行订单作业、生产托管等农机社会化服务,鼓励有实力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流转承包土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自我服务与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15.加快构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新业态。支持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或镇村集体组织领办“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综合体建设,向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农产品加工、培训与技术指导、信息化服务、金融服务、新技术新机具示范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全产业链服务水平。到2025年,建成100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八)加快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宜机化”

  16.落实农机“宜机化”政策。将种植业、养殖业生产所必须的农机具装备及设备、农资和原料存放临时存储用地,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需的育种育秧(苗)、烘干晾晒、初加工、临时存放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7.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宜机化”改造。把适宜机械化作业作为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目标,整合现有资金渠道,稳定和拓展各级财政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宜机化”建设,为全程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保障“农机能下田”。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在流转收益中支持机耕道路建设和维护,注重农机下田坡道设计与建设,实现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提档升级。支持乡镇整体搬迁后的农田整理,路网渠配套和互联互通。到202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宜机化”率达95%以上。(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18.加快特色产业“宜机化”配套。强化县域统筹规划,对现有果园、菜园、设施农业大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对新建的特色产业基地(园区)前置“宜机化”作业条件和标准,提高农机作业便利程度。到2025年,菜园“宜机化”率达85%以上,果园“宜机化”率达65%以上,养殖“宜机化”率达60%以上。(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九)加快推进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

  19.加强农机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探索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化上的应用,积极开展农机自动导航、精准作业、无人驾驶等农机技术与装备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推动农业装备结构优化升级。(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

  20.积极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加快推广应用农机作业智能监测平台,促进农机精准作业、精准服务。支持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无人农场示范区,推进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云农场融合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

  21.加快推动农机智慧化服务。加快农机管理和作业服务信息化步伐,推进农机化信息系统与农机装备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等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大力推进“互联网+农机信息化管理”,构建涵盖管理、推广、监理、作业监测、远程调度、作业订单等农机化管理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等互联互通。到2025年,基本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建成适用的农机化管理服务“一张网”。(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商务局)

  (十)注重农机实用型人才培养

  22.畅通培养渠道。鼓励在徐职业院校设置农业工程学科和专业,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通过校企联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管理和技能人才培训。(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

  23.大力招才引智。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能人返乡,领办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创建农机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园),同等享受我市“三乡工程”政策。大力遴选和培养农机生产及使用一线“土专家”参与新型农机研发、技能比武、创业大赛,激发农机从业者创业实践。(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十一)扎实推进农机安全生产

  24.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建立政府、行业、生产经营者分工负责的农机安全责任体系,健全镇、村农机安全监管网格,明确镇级农机安全员、村级农机协管员职责,有条件的县(市)区可对村级农机协管员予以一定经济补助,纳入县区财政统筹范围。(市应急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25.加强农机安全执法检查。建立和完善与公安交管部门道路联合执法机制、与有关部门对粮食烘干机安全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徐州供电公司、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26.消除农机安全隐患。积极开展农机免费实地检验,努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牌证管理水平,县(市)区依法足额保障免费实地检验工作经费。加大变型拖拉机、拖拉机运输机组报废注销力度,确保2020年底前实现“清零”。(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27.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建设。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和示范合作社建设。到2025年,所有涉农县(市)区全部建成省级以上“平安农机”示范县,其中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达到80%以上,所有农机合作社达到“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标准。(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28.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和质量监管。建立“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取消后的农机维修管理新机制,着力提升农机维修技术水平,有效化解农机“维修难”问题。健全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高效开展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工作,切实维护农机所有者、使用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工作推进协调小组,根据县域农业农村发展整体规划,制定机械化转型升级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保障农机化有序推进。市各有关部门要落实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共同推进农机化发展的合力。

  二是强化政策落地。用足用好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农机保险等各项农机惠农政策,建立健全地方政策配套和财政资金支持的投入机制,支持新机具、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广和运用,完善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多元化保障机制,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强化跟踪问效。及时总结宣传农机化转型升级的成效、亮点和经验做法,营造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市农业农村局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指导服务,定期调度情况,每年开展一次专项督导检查,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徐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6月18日

下一条:市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实施“四优先三补助两减免”惠农助农政策的意见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 沪ICP备2023002757号